“假性高血压”本质上是指实际血压正常,但由于外部环境或心理因素等影响,在接受血压测量时,出现血压升高的一种假象,若不能正确认识到这一情况,错用降压药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。以下6种情况,容易测出“假性高血压”。
1、测量姿势不对
无论是水银血压计,还是电子血压计,都强调测量方法一定要正确,选择合适的袖带,不正确检测血压会导致血压读数出现“假性升高”。测量血压时,最好将手臂平放在桌面上,使测量袖带水平与心脏平齐。
2、测量的时候,没有把袖子撸起来
有的人嫌麻烦,外套不脱就开始量,这样很容易导致血压测出来是不准的,因为袖带一旦加压充气,在衣服的包裹下数值就会偏高。也不建议卷起袖子勒住上臂,会影响血液流通,让血压偏低。所以,测量血压时,最好把袖子撸起来再测量。
3、仅测一次
成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:非同日3次诊室血压测量,收缩压≥140,舒张压≥90,即确诊高血压。一般情况下,第1次测量血压都比实际血压要高一点,所以建议至少测量3次,测量时间尽量间隔,取平均值。最好仅凭一次的测量结果,就判定自己的血压状况。
4、情绪波动时测量
很多人都认为测量血压“袖子卷起来一量就行了”,但其实测血压与情绪也有很大的关联,如果测量时情绪波动较大,很容易出现错误数值。在进行血压测量前,最好是可以静坐5分钟,让自己平静下来。特别是在测量血压期间,注意不要说话,因为一说话测量结果可能就会产生偏差。
5、服药后测量
常见的镇痛药,如非甾体类抗炎药(布洛芬、萘普生等等),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。伪麻黄碱等药物也易导致血压升高。还有一些处方药也可能会升高血压:部分治疗精神障碍的药物、激素、口服避孕药、免疫抑制剂、某些抗癌药物。
6、白大褂高血压
顾名思义,是指患者在见到穿大白褂的医生时,内心感到非常紧张,从而导致血压升高,这种情况通常消除了紧张情绪,血压就会慢慢降下来。
高血压虽然是一种常见疾病,但很多人认识还是不足,“假性高血压”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,还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,进行详细的检查来进行综合评价,切勿自行诊断。
以上信息仅供参考,如有发生谨遵医嘱。
版权声明:
康兴医疗官网(www.thewesleyrome.com)独家专稿,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及原文链接,欢迎分享!